本网讯(通讯员盛静波)“我们做的班级导师工作,就是把我们的办学从正式课堂延伸到课外,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学院副院长张建华教授(主持工作)说道。4月24日,学院召开教师班主任座谈会,围绕学院班级导师工作职责、优秀经验以及现存问题做了热烈研讨。座谈会由院党总支副书记刘雅然主持。
会上,刘雅然首先感谢各年级班级导师的辛勤付出,随后就班级导师工作职责中新设立“导师进社区”、“班导开放日”、“班导讲堂”活动参与制度化等与各位导师做了详细解释与沟通。
会中,各位班级导师畅所欲言。校优秀教师班主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刘海云教授充分肯定了教师班主任的工作意义,“我们现在与学生的沟通中要更好地把握‘小范围交流深入性强但覆盖面不够’与‘大班交流面广而针对性不足’两者间的这个度”,“其实老师们更希望学生多主动找导师,甚至可以自己写些具体的需求和建议,这样与导师们沟通起来也更有针对性些”。校优秀教师班主任、经济系舒扬讲师分享道:“我在跟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更多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指导、调研,通过项目的形式开展学习小组,很多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科研能力方面的提升”。校优秀教师班主任、金融学系易江副教授则对当代大学生的现状表示了自己的担忧,“学生现在往往不明白现在应该做什么、怎么做,部分存在功利化学习的趋势。而我们作为导师,应该多从宏观到微观角度,分年级分学期的做主题交流,更多地引导学生朝着学习理想去走,而不是被眼前的加权分数束缚”。其他导师也就班级导师工作充分表达了各自意见和建议。分管本科教学的副院长、金融学系教授欧阳红兵听了各位导师的分享后指出,班级导师应该多关心学生的思想,具体交流可以多采取主题沙龙形式,同时也建议学工组辅导员多与班级导师沟通学生的情况,从而更好的服务学生成人成才。
会议最后,副院长张建华教授(主持工作)从四个方面对座谈会做了总结,“一是教师的工作很神圣,它是作为我们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职责所在;二是在班级导师工作中,虽然大家老中青层次不同,但使命都是同一个,那就是教书育人;三是做好班级导师工作,最重要的是关心学生作为人的成长,其次是学术上的引导;四是师生互动上,要制度化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交流,要增强辅导员与专业教师的互动,更好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具体需求”。张建华强调,“我们从事的是一项培养人的伟大事业,我们要把爱心放在首位,同时辅以耐心,这不仅是我们自身作为师者的修养和素质要求,同时也是我们做好班级导师工作的必备要素”。
据悉,会后学院将收集各年级班级导师意向参与“班导讲堂”的主题以及“班导开放日”、“导师进社区”时间,并将其面向全院本科生发布,从制度层面进一步推进学院教师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