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学院新闻

杨进:执着于“问题导向”的经济学者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表时间:2016-04-25 10:30:30点击次数:

本网讯(通讯员 何贺敏 范方舟 张鹃)杨进是我院2015年引进的青年教师,浙江大学农业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农村劳动力市场、粮食生产、土地流转,以及农业机械化等相关“三农问题”。

近日,杨进在2016年《管理世界》第1期上发表《农村劳动力价格、人口结构变化对粮食种植结构的影响》,该文章研究了劳动力价格上涨和人口结构变化对中国粮食生产结构的影响,作者结合宏观省级层面和微观农户层面两个视角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其丰富的材料、多元的视角,以及与农业部合作获得的大样本农户数据,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这篇论文在2015年底投稿,迅速地被《管理世界》审核通过发表。

他的学术起点始于2007年进入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从事“三农问题”研究,2011年他与北京大学国发院张晓波教授共同撰写了"China has reached the Lewis turning point"论文,发表于研究中国问题的知名国际SSCI期刊《China Economic Review》,该文的研究视角不同于以往通过分析城市劳动力工资上涨趋势来判断“刘易斯拐点”的到来,而是另辟蹊径通过研究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内部的劳动力工资上涨来分析中国经济是否到达了劳动力短缺阶段。其后,他还研究为什么中国农业劳动力不断减少,粮食却依然连年丰收的问题?在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他与北京大学张晓波教授和浙江大学黄祖辉教授发现中国的农业生产领域已然实现了劳动分工,即:在劳动力短缺的背景下,有些农民从中发现机遇,购买大型联合收割机成为专业的农业机械服务提供者,到全国各地帮其他农民收割,于是每个农户家庭只需要完成农业生产中较轻的工序,较为劳累的工序(如收割)就可外包给这些专业的农业机械服务提供者,从而实现了中国农业领域的劳动分工,打破了经济学认为只有工业才能实现分工的传统认识。另外,农业机械化服务弥补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也解释了中国为什么在农业劳动力不断减少的背景下,却发生了“十二连收”的现象。最后这篇文章于2013年发表在国际发展经济学最权威的SSCI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今年杨进和他的合作者还在The 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 (SSCI) 《生产率分析》刊表了 Local Off-farm Employment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fficiency: Evidence from China(外出打工和本地非农就业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基于中国的数据), 该期刊属于SSCI的B类,是国际学术界研究生产率的权威期刊。

微信公众号

Baidu
sogou